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强大“磁场”,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济南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作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不仅取得实效,还要走出特色。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的服务在基层,具体的实践在基层。
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构建起优质高效企业服务体系,全面打造“亲商”“爱商”“敬商”的社会氛围,孕育出一方营商沃土。
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政务服务能力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是营商环境的硬支撑。
走进道德街便民服务中心,看不到等候办事的长队,也没有传统的多个办事窗口,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综合柜台,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之间也由原来的封闭受理服务变成了现在的“同桌”交流。
2023年,街道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成咨询引导区、综合服务区、网上办事区、自助服务区、便民休息区等8个功能区,推广无柜台“肩并肩”的政务服务模式。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服务模式,将分散的多个部门服务窗口整合为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受理”。
如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一站式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注册注销登记、小餐饮执照办理、证照打印邮寄等服务。同时,借助帮代办团队及线上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注册登记、社保账户开通等集成服务。
此外,智能化服务也是道德街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大亮点,多台智能自助终端机和网上办事电脑可以随时随地办理自助业务、查询企业信息、打印证照等,并有帮办专员全程帮办,实现线上服务和实体大厅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
提升后的便民服务中心还增设“乐业道德”就业驿站、健康一体机、阅读角、母婴室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在享受便捷的政务服务之余,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这不仅是对服务窗口的改造,更是服务模式的转变,让企业缩减办事时限、压缩办事环节、精简材料数量、减少跑腿次数,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更多事”。
政务服务工作既是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渠道。在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探索中,街道已经有了明晰的发展脉络,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工作风格和鲜明特色,走在了理念与实践的前沿。
深耕经济“小网格”,护航企业大发展
经济“小网格”凝聚营商环境“大能量”。
一直以来,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化在助商、兴商方面的作用,从小处着手、点上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街道按照市场主体的分布划分了“经济网格”,并派出了20余名经济网格员,下沉到辖区1543个在营的市场主体中,高效开展经济网格相关工作。
线上线下“一张网”,精准服务零距离。一方面,经济网格员通过常态化入企走访、网格日常巡查等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掌握企业所需所求,靠前服务推动企业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健全线上问题反馈渠道,建立网格微信服务群,使用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数据信息,在线上实时与企业“零距离”对话,全面排查收集企业问题。做到“一事一记”“一事一馈”,让企业反馈的“难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这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走近企业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走访和交流中,经济网格员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全面,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都清清楚楚地记到网格员的日记里,也极大地增进了街道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与依赖,有效提升了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
2023年以来,街道已帮助11家小微企业申请社保补贴、招录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奖补、一次性就业补贴,发放惠企资金80余万元;帮助16家小微企业申请了创业补贴,涉及资金20余万元。
把企业满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努力将高效便捷服务办到企业“心坎上”。
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这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业务,进而让城市经济生产跑出“加速度”。
多方联动,开创基层营商环境新局面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优,企业发展好。
在道德街,有一个清新雅致、浪漫唯美的好去处——时光花园。这里有幽静整洁的小路,有疏朗有致的绿植,有醒目美观的文化标牌,有造型别致的儿童趣味休闲园,还有造型精美的“时光信箱”“邮你政好”趣味打卡地……漫步其中,怡然自得。
时光花园位于邮储银行济南市分行办公楼前,这里曾经苗木杂乱、缺乏层次感,整体观感较差,遮挡了银行办事大厅,影响了办公环境。
为满足辖区企业经营需求,街道联合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对该块绿地内的公共设施、绿植和景观进行了重新布局和规划,既凸显了邮储银行的文化魅力,又为居民打造出舒适、美观的休闲场所,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游玩的新“打卡”地。
“扶企扶在关键处、助企助在点子上”,街道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多方联动精准出招,切实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基层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往往没有既定的模式可参考,一切只能靠党员干部“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做法。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街道在“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的治理机制上,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积极搭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扭转了“基层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的窘境。
2022年,街道注册成立槐荫区第一家街道商会,目前已涵盖32家企业。
以商会为桥梁纽带,相关部门和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商会企业家代表、银行代表常常齐聚一堂,讲困难、提建议,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种“见面聊”的方式,不仅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而且有效推动产业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发展互促,营造出良好的营商氛围。
从“单一推动”向“协同用力”转变、从简单粗放向精准施策转变,进而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道德街街道在基层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蹚出了一条新路子,构筑了经济发展的“引力场”。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在优化环境中激发活力,在制度创新中积蓄动力,才能让企业坚定信心、放开手脚、轻装上阵,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