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容忽视。近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一家特色饭店因将福寿螺当作田螺售卖,引发网友热议。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事件回顾
明明点的香辣田螺,上的却是福寿螺。网友投诉称,广安市广安区一家老字号餐厅在菜单上“打擦边球”,标注香辣螺,实际上售卖的是福寿螺。这一行为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和担忧,相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法律与现状
1. 法律法规:福寿螺是否可以售卖?
广安市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食品流通领域和餐饮行业销售福寿螺。福寿螺是可以销售的,只要确保煮熟也可以食用。
2. 市场现状:福寿螺与田螺的混淆
在进货票据和市场销售中,福寿螺与田螺常常被混淆。福寿螺通常个头更大,尾部也更短,但不熟悉的消费者却很难分辨,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也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监管与执法
1. 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与全面排查
针对该事件,广安市广安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饭店立案调查,并表示将在3个月内给出处理结果。同时,该局计划对广安区内的各餐馆进行排查,并邀请农业局专家协同执法,进行福寿螺与田螺的科普辨认工作。
2. 执法要求:确保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局向涉事饭店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保存相关票据;二是确保销售的福寿螺和田螺煮熟煮透;三是严格按照法律及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管理;四是销售福寿螺时必须以真实名称明确告知消费者。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事件反思
1. 消费者:提高辨识能力,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辨别福寿螺与田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福寿螺与田螺的界定,加大对市场混淆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确保食品安全。
福寿螺与田螺事件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和市场混乱现象。通过对此事件的深入剖析,我们应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