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近日,南京一位顾先生在网上购买发菜时,意外发现可能涉及野生发菜的交易。警方介入后,揭开了一个涉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非法买卖链。最终,卖家田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这起案件背后,暴露出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的困境,引人深思。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网购发菜,意外牵出非法交易链
顾先生是一位热爱烹饪的南京市民。此前,他在网上花了65元购买了50克发菜,打算用来炖汤。然而,收到货后,他发现这些发菜与平时购买的人工合成发菜有所不同,怀疑是野生发菜。因为知道野生发菜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顾先生立即报了警。
警方介入后,将发菜送往相关部门进行鉴定。结果证实,这些发菜的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发菜。警方随后顺藤摸瓜,发现卖家田某在网上开了两家商铺,打着原生态土特产的旗号销售野生发菜。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非法买卖野生发菜,数量惊人
经过调查,田某从2018年开始在网上售卖野生发菜,不到两年时间,非法收购的野生发菜数量不低于61.1千克,销售金额不低于3.4万元。这些野生发菜主要来源于外地,田某通过收购、加工、包装等手段,将它们变成了所谓的“原生态土特产”,在网上销售。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法院判决: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法院认为,田某违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非法收购、销售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公共利益。考虑到田某认罪认罚,并缴纳了生态环境损害费用,法院依法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田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案件背后:珍稀植物保护的困境
这起案件虽然告破,但背后暴露出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的困境。一方面,公众对珍稀植物保护的意识薄弱。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野生发菜等珍稀植物制品时,并不知道这些产品来源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甚至认为购买这些产品是在支持原生态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非法买卖珍稀植物的现象仍然严重。在一些地区,野生发菜等珍稀植物的交易已成为产业链,涉及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这些非法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导致珍稀植物种群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男子网上售卖野生发菜获刑,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珍稀植物保护的警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好的家园。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