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近日,一段关于云南昭通正道高级中学学生返校排队被搜身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学校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保障学生安全,搜查违禁品等。然而,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又该如何平衡学生安全与隐私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事件回顾
10月20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云南昭通正道高级中学学生返校时,被门口保安搜身并检查包裹。视频中,学生们排队进入学校,保安手持探测仪对学生进行全身扫描,引发网友质疑。
发布视频的网友认为,这种搜身行为“对孩子身心伤害极大”。但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理解,认为学校此举可能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携带香烟等违禁品。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校方回应
10月21日,记者联系到昭通正道高级中学,工作人员表示,搜查学生是为了保障校园安全,防止违禁品、管制刀具、烟、预制菜等进入校园。
“我们对返校生进行搜查,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工作人员解释,食品安全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天气热,一些学生会带预制菜,保存不当容易变质。此外,学校门口购买的奶茶等饮品也不允许带入。”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争议焦点:安全教育还是侵犯隐私?
此次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是否有权对学生进行搜身;二是这种做法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益。
1. 学校有权搜身吗?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有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学生。
律师表示,学校并非执法部门,没有搜查学生身体的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学校可以对学生的书包、课桌等进行检查,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2. 侵犯隐私权益?
搜身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益?对此,有网友表示,搜身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被侵犯,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专家认为,学校在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尽量避免采取搜身等极端做法。学校可以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校园安全管理:如何平衡安全与隐私?
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危险行为。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检查范围和程序,避免过度侵犯学生权益。
3. 引导家长参与: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安全管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4. 尊重学生权益:在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时,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避免采取极端做法。
昭通正道高级中学学生返校搜身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关注。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益,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充满尊重的成长环境。
(中治凤凰在线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