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关门停业,对于大多数经营机构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然而,在当今市场,却有一些人将“关门停业”变成了一门赚钱的生意。他们通过职业化的“闭店操作”,躲避债务,转移资产,甚至将消费者的预存资金一卷而空。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北京艺术培训机构突然闭店,两千家长课时费打水漂
今年5月6日,位于北京的一家开了12年的艺术培训机构——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突然宣布停业。这让2337名学员和家长感到震惊,他们预交的课时费高达2000多万元,瞬间打了水漂。
据了解,在此之前,该机构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异常行为。4月30日,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北苑校区所在的场地出租方发布公告,指出培训机构违反合同约定,拒绝缴纳租金。3月27日,公司公告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常营校区因租约到期闭店。而在节假日这样的艺术教育培训高峰日,该机构却选择休假。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公司高管神秘变更,保安变身法定代表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今年4月12日,也就是公布闭店的25天前,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背后的公司——小蕃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公司登记(备案)变更,将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执行董事等负责人全部更换为贾某和张某。
令人惊讶的是,记者在山西的一个农村找到了变更为小蕃茄公司高管的张某。在此之前,张某一直在当地从事保安工作。他稀里糊涂地接受了身份变更,成为这家培训机构闭店逃债的重要一环。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揭秘“职业闭店”黑色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一些企业为了躲避债务,转移资产,寻找“职业闭店人”进行操作。这些人专门负责在企业闭店前,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等高管身份,从而规避法律责任。
本次为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服务”的背债人张某表示,他们一单可以获得400元报酬,而且认为这样做自己并不会承担太大的法律风险,只是限制高消费。张某并未意识到“职业背债”其中的风险,仅一年时间,张某就充当了12个省市30多家企业的背债人。
目前张某所有支付工具和银行卡都被法院冻结,更无法自由择业。张某表示:正常的工作基本上已经无法做了,通过银行卡获得劳动报酬的工作基本上是不能做的,用人单位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六分队负责人刘磊表示,他们已经将“职业闭店”当成了生意,了解什么样的企业、多大的债务,应该去找什么样的中介,再由中介联系背债人完成整个操作。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加强监管,严打黑色产业链
此类“职业闭店”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变更登记的审核,加大对“职业闭店”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消费者在预交费用时,要提高警惕,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经营稳定的机构,降低自身风险。
想要从事“职业背债”、“职业闭店”的人们也要注意,此类“职业”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一旦成为失信人员,就意味着失去了正常从业的机会。
“职业闭店”黑色产业链的曝光,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阴暗面。只有加强监管,严打违法行为,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避免陷入陷阱。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