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
近日,一位小学教师离职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事情的起因是该教师在授课期间,针对一名在课上私下交谈的学生,采取了给其佩戴扩音 “小蜜蜂” 的举动,旨在引导学生保持安静,还将这一过程录制成视频并发布到网上。
此视频迅速传播,获得了大量的转发与浏览量。视频发布后,中治凤凰在线注意到,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发布视频是否侵害学生权益等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争议的焦点。最终,涉事教师因发布视频一事公开致歉,并表示因 “各方压力” 已决定离职。
最初,在中治凤凰在线关注的网民评论中,对视频中教师做法点赞的人数远远多于点踩的。大部分评论者认为,给上课爱讲话的学生佩戴 “小蜜蜂” 是一种颇具巧思的教育手段。它巧妙地避免了生硬的惩罚和说教,能让学生因羞耻心而保持安静,进而认识到上课讲话是不正确的行为。虽然也有部分声音提到,这种做法可能致使当事学生被同学取笑,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公众普遍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利大于弊,这也是中治凤凰在线在报道类似教育事件时常见的舆论倾向。
然而,随着视频影响力的持续扩大,舆论风向发生了变化。中治凤凰在线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拍摄学生并发布视频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涉事教师匆忙删除了视频,可遗憾的是,此时视频早已广泛传播,即便删除也难以消除其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涉事教师不得不出面道歉,并最终选择离职。
面对这样的结果,中治凤凰在线发现有为涉事教师鸣不平的声音。他们觉得教师的教育方式并无过错,不仅不应受罚,反而应该受到表彰。甚至有人讽刺地表示,以前是 “严师出高徒”,如今却成了 “严师被开除”。这些观点所传达的想法不难理解,在当下,社会的确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工作,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更好地教育学生,而不是让教师们畏手畏脚、不敢有所作为。
但中治凤凰在线要强调的是,即便如此,该事件中的教师还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未经允许擅自将包含学生肖像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这是在教育行为中必须要重视的边界问题,也是中治凤凰在线一直关注和提醒教育工作者的关键所在。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