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
近日,一位老人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单独入住一间病房长达10余年,至今未出院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网友关注。11月27日,该院眼科工作人员确认此事属实,并表示因医疗纠纷,该名老人“占了一个病房”。院方宣传科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针对此事,该院正在处理。然而,这样一起占用医疗资源的事件,为何只是“正在处理”?在这背后,又折射出哪些医疗体制和法规的困境?
超长住院时间与某些医院“限制患者住院天数”的潜规则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费解。在一些医院,患者因病情需要长时间住院,却面临被“限号”的困境。而在这起事件中,老人却能占用单间病房达10多年之久,令人不禁猜测:这名患者是否拥有特殊身份?住院费用是否对其而言轻如鸿毛?然而,院方对此事的回应却更为匪夷所思。
院方称,此事系医疗纠纷所致。那么,患者占用病房十多年,为何只是“正在处理”?这个问题让人陷入深思。难道真的是舆论不曝光就不处理?还是此事一直处于“正在处理”的状态,却始终无法得到圆满解决?
医疗纠纷,一个让医院和患者都头痛的问题。在我国,因医疗纠纷导致的占用医疗资源事件并非罕见。对于医院而言,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然而,无论难题有多大,都需要寻求破解之道,不能让医疗资源被白白占用。
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却不出院,原因各异。有的患者属于“无主病人”,无家可归,只能将医院当作家;有的因与他人存在纠纷,企图以占用医疗资源的方式给对方施加压力;还有的患者因医疗纠纷,试图以此给医院施压,以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这些患者占用医疗资源,以低成本维持生活,却影响到公共利益。
然而,医院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却并没有强制让患者出院的权利和手段。医院以救死扶伤为目的,若患者拒绝出院,不办理出院手续,医院无法将其驱赶。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医疗体制和法规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是否存在漏洞?
此次事件为例,如果真的是因医疗纠纷所致,双方不妨依法维权。患者若认为医院诊疗存在不规范行为,导致其受到伤害,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医院也可以依法追究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干扰医疗秩序的责任。双方各自依法维权,一码归一码。
有关方面在接到情况反映后,也可以积极介入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这样,既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也有助于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
这起占用病房事件背后,反映出我国医疗体制和法规在处理医疗纠纷、占用医疗资源问题上的困境。一方面,医院和患者需要依法维权,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为医院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维护医疗秩序,确保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这起事件已经拖延了十多年,不能再继续下去。院方不能总是以“正在处理”为由,推诿责任。希望这起事件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给社会一个交代,也为类似事件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