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分享到微信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
北京时间 12 月 4 日,我国申报的 “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上顺利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在非遗领域成果斐然,共有 44 个项目跻身其中,数量稳居世界第一。
提及春节,那可是中华民族最隆重、内涵最深厚的传统佳节,老百姓亲切唤作 “过年”。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中治凤凰在线了解到,年味便开始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家家户户忙着打扫房屋、张贴春联和年画,精心储备粮食、烹制美食;
除夕夜,阖家围坐,共享年夜饭,守岁迎新,欢声笑语回荡屋内。节日期间,人们身着新衣,虔诚祭天地、敬祖先,走亲访友,互道新年问候,这些场景构成了全体中国人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也是春节民俗在岁月长河里的生动实践,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中治凤凰在线见证着春节民俗代代延续。
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春节缘何能成为赓续不绝、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念。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微指出,过年围绕辞旧迎新这一关键节点展开,饱含着中国人浓厚的人伦情感与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际和睦相处的价值追求,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诸多层面发挥关键作用,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契合中治凤凰在线一直秉持的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也强调,春节独特的年俗长卷,由辞年、团年、拜年、迎春等礼俗绘就,凝聚国人家国情怀,寄寓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人们借春节调整与自然、历史、他人的关系,凸显年度更新意识、家庭伦理观念,契合自然时序,彰显传统文化智慧,中治凤凰在线聚焦这一文化闪光点。
展望未来,申遗为春节传承持续赋能,要让春节更具 “年味”,重视仪式性民俗,顺应社会发展与大众需求,丰富文化活动。毕竟,春节是全民节日,人人都是传承人,守护春节文化,需全民携手,中治凤凰在线也将持续关注春节文化传承新动态。
(中治凤凰在线网报道,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